港府 20 亿补贴国际校:这些学校将扩建校区,学位增加 30%
2025 年春,香港教育局宣布启动香港国际学校扩容计划”,斥资 20 亿港元支持 15 所主流国际学校扩建,预计2026-2028 年新增 30% 学位。这一政策直指长期困扰家长的 “学位荒”—— 此前香港 TOP10 国际学校平均录取率低于 10%,哈罗、汉基等校甚至出现 “1 个学位 100 人抢” 的激烈竞争。
哪些学校受益?扩建计划全解析
此次补贴覆盖IB、AP、A-Level 三大主流体系,港岛、九龙、新界及大湾区均有布局:
头部名校扩建:
哈罗香港(屯门):新建小学部教学楼,2027 年 Y1-Y6 学位增加 40%;
汉基国际学校(北角):收购毗邻写字楼改建为中学部,缓解 Y7-Y13 学位紧张;
香港国际学校(HKIS)(浅水湾):扩建幼儿园至 Y5 校区,新增 200 个低龄学位。
新兴区域崛起:
新界区:启历学校(将军澳)、培正书院(新界)将增设分校,填补东涌、元朗等 “学位洼地”;
大湾区:深圳香港培正合作学校、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获资金支持,打通 **“港籍生广深港升学通道”**。
家长需关注的 3 大变化
学位竞争 “降温”,但热门校仍存隐性门槛
虽然整体学位增加 30%,但哈罗、弘立等传统名校仅扩招 15%-20%,且更侧重 **“身份 + 学术 + 特长” 综合筛选 **。例如,汉基 2025 年新增学位优先分配给 ** 持有香港永居 + IB 预估分 38+** 的学生。
区域选择更灵活,冷门校成 “潜力股”
新界、离岛区国际学校(如李宝椿联合世界书院)扩建后学费降低 15%-20%,且接受 “香港逗留签 + 大湾区住址”申请,适合非永居家庭 + 希望兼顾内地生活的群体。
课程改革加速,AI、双语成新方向
获补贴学校需新增AI 基础课、跨文化领导力项目,例如耀中国际学校将推出 “双语 AI 实验室”,要求学生用中英双语完成编程项目,这对体制内转学生的语言切换能力提出更高要求。
抓住机会!家长的应对策略
2025-2026 关键时间点:
2025 年 9 月:哈罗、启历等校开放扩建后首轮申请,Y1/Y7 学位增量最大;
2026 年 3 月:教育局公布新增学位分配细则,非永居家庭重点关注 “大湾区配额” 政策。
选校建议:
求稳型:优先申请扩建中的二线名校(如沪江维多利亚学校,扩建后学位增加 50%,且接受简体字中文成绩);
冲刺型:针对哈罗、汉基扩建后的 “新增奖学金名额”,提前准备作品集、竞赛证书等加分材料。
港府 20 亿补贴并非简单的 “学位扩招”,而是一次国际教育资源的重新洗牌。对于家长而言,需结合身份类型、孩子特长、居住区域三大因素,在 “热门校竞争” 与 “潜力校红利” 间找到平衡点。建议提前 1 年启动规划,关注学校官网扩建动态,利用政策窗口期为孩子锁定优质学位。